产品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关于病因诊断的一次对话

发布时间:2020-7-27 17:50:23



前言:


不久前,因为一种罕见病例的病因诊断,我与几位擅长微生物检查的网友在微信里断断续续讨论了一个上午。这是一例球孢子菌病,主要粗球孢子菌感染引起。本病多见于美洲,特别是美国西南部;我国也有少数散发病例,截至2018年底,国内仅报道30余例,其中有些病人到过球孢子菌病流行区域。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多发生于免疫防御能力较低的人群,主要累及呼吸道,也可发生播散,累及皮肤、中枢神经、肾脏、骨骼、淋巴结等组织。主要病变为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病因诊断可采用标本直接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血清学检测和球孢子菌皮试等方法。在病理学方面,以在病变组织内查见典型的球孢子菌为依据。因为相当少见,不但检验科微生物学很多人不认识,病理医师也很少有人知道。又因为形态特殊,看过就能认识。笔者碰巧遇到过一例,因为感到特别,查阅了很多中外文献,对照了几十张中外图片,终于确认了球孢子菌,因此也有点底气,和几位微生物专家讨论了一番。



对话从辨认他们发到微信里的几张图片(包括组织切片)开始,我们很快对病原体达成了共识。但是有人问到,病理能否确认球孢子菌感染?有人认可,有人怀疑。我说: 病理检查如能看到典型的球孢子菌,是可以诊断的。检验界的一些朋友说,感染病理学,全国可能都稀缺。大医院的病理科比较可信。我不能否认,在病理界,重视并熟悉感染病理学的医师真的不多,病理界对病原体的关注程度和辨认能力也真的薄弱。正如他们批评的,有些病理科见到孢子就说是隐球菌,见到菌丝就说是念珠菌。病理科一般不看油镜,所以常常会搞错。甚至幽门螺杆菌都搞不定,招致他们怀疑。至于肺组织的隐球菌,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蓝状菌(过去称马尔尼菲青霉菌),一般病理科的医生是分不开的。因此他们不相信病理科报的隐球菌。还有病理科怀疑组织胞浆菌的,检验科培养出来是马尔尼菲蓝状菌。例如,浙江某三甲医院对肺组织穿刺标本进行培养,2000多例中,培养出了很多隐球菌(应该快上百了),也培养出了几例马尔尼菲,但一例组织胞浆菌都没有。但病理科会时不时报出个组织胞浆菌。他们强调,真菌感染的病例,一定要有微生物学的依据,特别是培养结果。
笔者认为,确实,在组织学上这三个(隐球菌,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蓝状菌)确实难分,所以需要结合辅助技术检查,参照微生物学检查,逐步积累经验,才能越来越准确。诊断感染性病变中的病原体,还要看诊断医师的经验和水平,我一向主张对感染病因的诊断要结合微生物学检查,更有把握。在经验不足时尤其要与检验科的微生物学专家沟通交流。
可喜的是,检验科(主要是指微生物检验)一些同仁已经注意和病理科交流,这是对我们的促进和帮助。他们发现所在医院的 理科的医生的眼中真菌只有念珠菌,隐球菌,曲霉,毛霉。而且,病理报出的毛霉也未必是对的,更多的可能还是曲霉。这两种霉菌有时难以分辨。他们 有时候对病理报告的真菌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未尝不是件好事。常见的都有可能不对。如幽门螺杆菌都有可能是假阳性。特别怀疑病理(报告)的一些少见病原菌的正确性这种怀疑的态度可以提醒我们认真审视我们对于病原体的诊断是否正确。我感觉,就目前病理科的水平,能分出这几种的已经不错了,再往下就分不出来了。比如,念珠菌、曲霉等都还有很多类型。这也是病理的局限性,而真菌培养和基因分析可以进一步分类。我主张,病理医师和微生物医师要多交流,互相学习。可以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检验科分了好多亚专科,病理医师还没有感染病理学亚专科,病理科也没有那么多技术手段和设备。
 对话中我还了解到,有些检验科同仁对病理还是很有兴趣的,有的人也会看病理切片;有时他们培养到一些少见的菌,都会去要病理片,主要是白片,他们自己来染。我认为这是个好办法有些病理科特染开展的不多,常常是染不好也看不好。病理与检验结合很有必要。这样可以相辅相成,相益得彰。
 在美国要求对感染标本同时送病理和微生物检查,互相参照,这样病因诊断就可靠也准确得多。而且病理组织学和微生物学都属于临床病理学一个部门。国内是分开的,所以也不够协调。按照循证医学的观点,多寻找一些证据是必要的。证据越多越可靠。所以在进行病因诊断时,最好查一下这个病人有没有相应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以便互相印证。

免疫组化,HP菌体阳性


经常对话的一位微生物学专家举出一个暗色真菌感染的实例,从组织培养、病理切片,菌株测序,完整地进行一整套检查。其中包括在病变组织中发现病原体,他认为,病理找到了,那就确认一定有意义了。这与我一直提倡的病灶原位检测病原体的观念是一致的。我认为,病理切片上看到了,还必须能认识。由于制片和切面、染色等因素,和微生物学所见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辨别和确认。检验科同仁认为,寻找病原体,有目的性的去找会更好找。此话不错。在病理科,我们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按临床提示去寻找病原体,二是发现有病原体线索再去辨认和鉴定何种病原体。这时往往需要借助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甚至电镜和分子等技术,协助诊断。提供正确的病因诊断,应该是我们病理医师的努力方向。

(注:划线处为微信中的对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