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上皮性肿瘤的免疫组化诊断系列的前几期推文中,我们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肾肿瘤伴透明细胞和肾肿瘤伴嗜酸性/嗜酸细胞这两种细胞形态的多个亚型的免疫组化诊断情况,本期,我们将根据对文献的编译,继续对形态学表现为有乳头状形成的这类肾肿瘤的免疫组化应用进行介绍。
真乳头状形成在肾肿瘤中很常见(表1),在相当多的尸检病例中可以发现乳头状腺瘤(402例中有76例,19%)(有时是多灶性)。表1. 具有乳头状结构的肾肿瘤
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乳头状RCC(以前描述为1型)是第二常见的肾细胞癌,和乳头状腺瘤有相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呈乳头状、管状生长,偶尔呈实状生长,肿瘤细胞温和,核通常为单形(图1A)。AMACR标记(一致强/弥漫性)(图1B),CK7(图1C),CD10和波形蛋白阳性是两者的特征。乳头状腺瘤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区别主要基于大小(>15mm)。乳头状RCC的坏死可能与CA IX阳性有关,但通常仅在坏死附近灶状。在大的组织切片中,这与弥漫性CCRCC不同。图1. 1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A-C),双相乳头状和鳞状肾细胞癌(BPSRCC;D-F)、乳头状肾肿瘤伴反极向(PRNRP;G-I)。
新的证据表明所谓的双相乳头状肾细胞癌(图1D)是1型肾细胞癌的一种变体。这种模式由典型的1型乳头状肿瘤形态组成,含大量嗜酸性上皮样细胞,并伴有频繁的伸入运动。在这个CK7(图1E)和AMACR变异标签的常规形态学区域,而较大的上皮样细胞cyclin D1呈阳性(图1F)。
参考文献:Akgul M, Williamson SR.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the diagnosis of renal epithelial neoplasms. Semin Diagn Pathol,2022 Jan;39(1):1-16.